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地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贯彻落实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新的增长动力
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同时还存在着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力量。充分发挥这些支撑力量的作用,是能够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速度的。因为,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完成,继续推动工业化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做出的一个战略部署。二是中国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协调发展是必然要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已经形成,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旅游、保健、卫生、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增长速度快,增长后劲足。四是人才储备总量不断增长,每年7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构成了人才队伍发展的基础,在人口数量红利逐步耗尽之际,人口质量红利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转变增长动力结构,还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逐步把以往由要素增长主导的发展动力结构转变为由创新引领的新型动力结构,形成创新红利。“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局面。这是2016年以及整个“十三五”时期带有根本性的发展战略。
全力推动就业创业,消解潜在就业压力
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还要着力解决各种结构性就业矛盾。企业是全社会用工主体,要大力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还要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如互联网就业)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就业,尤其是要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
继续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这是中国在人口数量红利窗口期即将或已经结束时开启人口质量红利窗口的关键,也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紧跟劳动力市场需要,下大力气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还要改革普通学校教学结构,引入职业教育的部分内容。二是要加快推行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尤其是要为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提供日益充分并且负担得起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稳增长”是“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个战略要求。不仅要稳定经济增长,也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凸显了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必然带来居民消费增速的回落。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看,在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四个季度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速分别为8.0%、6.6%、7.6%、7.0%。因此,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2016年收入分配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继续推进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利益关系的调节,不仅要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要加快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目前,全社会的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201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15类备选的重大社会问题中,选择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分化问题作为当前最重大社会问题的被调查者,所占比重排在第三位。
总结以往反贫困工作经验,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并且要求从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和社会保障托底四条主要路径入手,把精准扶贫工作推向深入。要注意到,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和异地搬迁等措施在以往的扶贫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瞄准偏差问题比较普遍,因此在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一定要深刻理解和严格遵循精准原则。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社会事业的充分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据201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有51.4%的被调查者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中国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未来的工作方向,除了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改革之外,还要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在“体制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由“体制外”力量解决。
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近年来成效显著,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高考制度改革引发了关注和讨论,但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制度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促使教学制度和课程安排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发展中等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是今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出发,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就要高度重视、更加合理地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配置相关教育资源,以及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合理规划普通高中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各项主要社会保险的覆盖率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快迈向全民覆盖目标的进程。从201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看,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不到50%,继续合理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是今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社会救助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救助水平偏低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要扩大各种临时救助的规模和范围,为规模不低于现有低保对象群体的城乡低保边缘群体提供帮助。
加快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继续加大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不断减少腐败存量,严厉遏制腐败增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干群矛盾,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战场在企业,重点又在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劳资协商以及三方协商体制机制,推动集体协商,逐步杜绝各种损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冲突预警监控体制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减少群体性事件(包括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树立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把现代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放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上。现代社会治理追求的不只是社会治安,更是整个社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治理。在党的领导下,既要注重发挥好政府的社会治理职能,同时要调动社会包括广大社会成员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各项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必将取得显著进展。(作者陈光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版稿件选自《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本刊对内容和标题进行了改编)
《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7日第5版